close

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可能的皮膚反應

目前國際上常使用的疫苗有傳訊核糖核酸(mRNA)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莫德納與輝瑞(BNT)都是mRNA疫苗,而阿斯利康 (AstraZeneca,簡稱AZ)與嬌生都是腺病毒載體疫苗。

以mRNA疫苗來分析,近期在美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研究發現,414位個案中,皮膚不良反應以延遲性大範圍局部反應(moderna發生機會94%)最常見,其次是局部注射部位反應(發生機會92%,打完疫苗隔天出現)、蕁麻疹(發生機會57%)、麻疹樣皮疹(發生機會65%)、紅斑肢端疼痛(發生機會77%)。第一劑有皮膚不良反應的患者中,只有43%出現第二劑施打後復發。另外少見的皮膚反應包括凍瘡(pernio/chilblains)、填充物部位臉部腫脹(打疫苗前2-6周有注射臉部填充物)、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復發,和玫瑰糠疹樣等皮膚反應。

在腺病毒載體疫苗方面,AZ疫苗有潛在的血栓風險─疫苗誘發血栓性免疫血小板減少症(VIPIT),反應類似於肝素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對50歲以下的婦女風險較高,該疫苗曾短時間暫停接種,但經過安全審查後,儘管存在潛在的血栓風險,但因接種後發生血栓的機率相當低(亞裔小於百萬分之一),所以AZ疫苗對於18-50歲民眾來說仍是利大於弊。腺病毒載體疫苗的皮膚不良反應以局部注射部位皮膚紅腫反應最常見(<2%),紅腫反應發生機會較mRNA疫苗少,延遲性的局部發炎反應也較mRNA疫苗少見,目前發現有一案例發生於注射部位以外的位置。另外有一篇研究指出疫苗施打後出現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

莫德納和輝瑞疫苗施打後的凍瘡反應與新冠肺炎感染後的皮膚表現類似但相對少見。整體來說,新冠疫苗注射部位反應是皮膚最常見的不良事件之一,多為輕度或中度,通常會自行痊癒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皮膚的延遲性發炎反應發生機會不多,又稱為新冠手臂,但目前沒有明確的機制可以解釋發生的原理,以莫德納疫苗推測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 polyethylene glycol )過敏,約5天自行消退。縱使發生皮膚不良反應,仍建議若注射第一劑疫苗的民眾仍然要按照時間施打第二劑疫苗以提升保護力。

圖1. 皮膚不良反應以延遲性大範圍局部反應(發生機會94%)最常見,打完第一劑疫苗後約1 周出現,第二劑疫苗施打後2天就出現,皮疹持續3-4天後消退。其次是接種部位反應(發生機會92%),打完疫苗隔天出現。

  

圖2. 施打AZ後皮膚的延遲性局部紅癢反應,口服抗組織胺藥物以及外擦類固醇藥膏可改善。

  

圖3. 施打莫德納後5天發生延遲性發炎反應(COVID手臂)。

  

參考文獻

1. Voysey M , Clemens SAC , Madhi SA , Weckx LY , Folegatti PM , Aley PK ,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ChAdOx1 nCoV-19 vaccine (AZD1222) against SARS-CoV-2: an interim analysis of fou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Brazil, South Africa, and the UK. Lancet . 2021;397:99–111 .

2. Bogdanov G, Bogdanov I, Kazandjieva J, Tsankov N. Cutaneous adverse effects of the available COVID-19 vaccines. Clin Dermatol. 2021;doi:10.1016/j.clindermatol.2021.04.001

3. McMahon, Devon E. et al. Cutaneous reactions reported after Moderna and Pfizer COVID-19 vaccination: A registry-based study of 414 cases. J Am Acad Dermatol. 2021; 85(1):46 – 55. 

#林栗伃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小魚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